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23篇
  免费   893篇
  国内免费   600篇
耳鼻咽喉   123篇
儿科学   163篇
妇产科学   75篇
基础医学   574篇
口腔科学   185篇
临床医学   2484篇
内科学   1028篇
皮肤病学   105篇
神经病学   469篇
特种医学   615篇
外国民族医学   32篇
外科学   1196篇
综合类   4028篇
预防医学   1520篇
眼科学   257篇
药学   1827篇
  20篇
中国医学   1666篇
肿瘤学   449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233篇
  2022年   298篇
  2021年   279篇
  2020年   357篇
  2019年   394篇
  2018年   398篇
  2017年   257篇
  2016年   365篇
  2015年   421篇
  2014年   856篇
  2013年   750篇
  2012年   859篇
  2011年   841篇
  2010年   775篇
  2009年   830篇
  2008年   768篇
  2007年   819篇
  2006年   804篇
  2005年   725篇
  2004年   692篇
  2003年   630篇
  2002年   568篇
  2001年   502篇
  2000年   454篇
  1999年   374篇
  1998年   246篇
  1997年   273篇
  1996年   239篇
  1995年   226篇
  1994年   202篇
  1993年   149篇
  1992年   166篇
  1991年   115篇
  1990年   111篇
  1989年   129篇
  1988年   98篇
  1987年   99篇
  1986年   75篇
  1985年   84篇
  1984年   54篇
  1983年   61篇
  1982年   57篇
  1981年   41篇
  1980年   36篇
  1979年   14篇
  1978年   10篇
  1977年   8篇
  1976年   6篇
  197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分析贵州省疾控系统2016~2021年论文发表情况及近6年科学研究重点和热点,为推进贵州省疾控系统科技工作、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培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首先采用NoteExpress文献管理软件对从CNKI数据库检索的中文论文数据去重、清洗后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然后使用CiteSpace.6.1.R2软件分别制作关键词共现图谱、关键词聚类信息表和和关键词突现图谱。结果 近6年贵州省疾控系统在214种中文期刊上发表论文共1 225篇,发文量最高为2016年(317篇),最低为2021年(154篇)。核心期刊占比34.15%。关键词共现图谱显示流行病、肺结核、艾滋病和手足口病等是近6年贵州省疾控系统研究的重点方向;关键词研究领域聚类显示研究主要集中于艾滋病、肺结核、疟疾、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关键词突现图谱提示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前沿从麻疹、麻风病、百日咳等传染性疾病逐渐向传染病实验室检测和饮用水、食品安全风险因素转变。结论 近6年贵州省疾控系统中文论文发表数量整体呈逐年下降趋势,整体质量有待提高,研究者重点关注方向为流行病、肺结核和艾滋病等,而实验室检测和饮用水...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探讨纤维蛋白原(FIB)与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病人的病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及FIB能否成为预测重型GBS的可靠指标。方法 纳入2018年10月至2021年10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1例确诊GBS病人,收集病人的一般临床资料,血清白蛋白、血清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白细胞计数、脑脊液蛋白及肌电图检查结果。根据病人病情高峰时的Hughes评分将其分为轻型GBS(26例)(<3分),重型GBS(55例)(≥3分);根据肌电图将GBS病人分为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AIDP)、急性运动轴索性神经病(AMAN)、急性运动感觉轴索性神经病(AMSAM)。比较轻型、重型GBS的临床指标;比较FIB与不同分型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行影响GBS病人病情严重程度的多因素回归分析,并且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FIB对重型GBS病人的预测价值。结果 轻型GBS病人的年龄、肢体无力所占比例、FIB 2.53(2.28,3.18)g/L、血清白蛋白(45.87±4.46)g/L、血清球蛋白、白细胞与重型GBS病人FI...  相似文献   
73.
74.
目的探讨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 1)在前列腺癌(PCa)PC-3细胞和前列腺样本中的表达情况及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Western blot检测小干扰核糖核酸(siRNA)ERCC 1在转染PC-3细胞后ERCC 1蛋白的表达水平,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Transwell试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免疫组化(IHC)检测80例PCa组织及30例前列腺增生(BPH)组织中ERCC 1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ERCC 1与PCa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关系。 结果siRNA ERCC 1质粒转染PC-3细胞后Western blot检测证实ERCC 1表达水平明显减低。Transwell试验结果显示siRNA干扰表达ERCC 1后PC-3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HC结果提示ERCC 1在PCa样本中阳性表达率为71.3%(57/80),高表达率为23.8%(19/80,IRS≥6);在BPH样本中阳性表达率为10%(3/30),均为低表达(IRS<6)。ERCC 1表达与PCa患者术前PSA值,Gleason评分,病理分期(pT),淋巴结转移和切缘阳性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与年龄无显著相关性(P>0.05)。在PCa患者中ERCC 1低表达的无生化复发生存期(BRFS)显著长于ERCC 1高表达患者的BRFS(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ERCC l高表达和病理分期(pT)均是PCa患者术后BRFS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siRNA ERCC l抑制了PCa PC-3细胞的增殖生长、迁移和侵袭能力,ERCC 1在PCa样本中阳性表达率较高,并与低分化、高侵袭性特征的PCa相关。ERCC 1高表达可能是PCa患者预后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5.
76.
目的:探讨活血消癥中药辨证治疗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5个主要的电子数据库(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VIP),英文数据库:Medline、CENTRAL),检索日期从建库至2016年7月。筛选纳入并Meta分析活血消癥中药治疗DN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结果:活血消癥中药对于改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quantitative test of 24 h urinary protein,24 h UTP)(MD=-0.08 g,95%CI=[-0.13,-0.03],I~2=0%)和中医证候积分(MD=-3.82,95%CI=[-4.84,-2.79],I~2=0%)疗效优于ACEI/ARB类药物。对于SCr和BUN的影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活血消癥中药降低DN患者24 h UTP和改善临床症状疗效优于ACEI/ARB类药物。  相似文献   
77.
目的:观察头痛宁胶囊联合黛力新治疗慢性偏头痛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门诊及住院的慢性偏头痛患者6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药组33例和联合组36例。单药组给予头痛宁胶囊口服治疗,联合组给予头痛宁胶囊联合黛力新治疗。结果:联合组治疗后每月头痛发作频率、头痛持续时间及头痛程度均优于单药组(P0.05);联合组有效率为86.11%,单药组有效率为77.42%,联合组优于单药组(P0.05);单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7.78%,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90%,联合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痛宁胶囊联合黛力新治疗慢性偏头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8.
王佩  肖希茜  殷阅 《护理学杂志》2020,35(20):62-63
目的 总结1例上臂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患者早期出现切口皮肤坏死的原因以及护理经验。方法 1例乳腺癌患者在输液港植入术后第2天出现切口皮肤坏死,分析发生切口坏死的原因可能与医护和患者自身均相关。利用多学科联合诊疗优势,迅速作出应对措施,行上臂输液港切口周围坏死皮肤清创术。术后1周内出现切口周围皮肤异常症状,医护协同配合正确实施治疗及护理。结果 经多学科联合诊疗后切口及周围皮肤恢复良好,保港成功,无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植入静脉输液港前应充分评估患者自身条件,术后医护的密切配合对输液港的安全长期应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控制肩关节镜术后关节腔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8年2月至7月,将60例肩关节镜下治疗肩袖撕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男6例,女24例,年龄55~70(62.3±5.5)岁;病程2~36(11.7±1.7)个月;术后关节腔及肩峰下各注射0.5 g氨甲环酸(1 g氨甲环酸用生理盐水稀释至20 ml)。对照组男5例,女25例;年龄56~72(63.4±5.8)岁;病程4~36(10.8±1.4)个月;关节腔及肩峰下各注射生理盐水10 ml。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 d血红蛋白值,测量术前及术后1、7 d肩关节周径并计算肩关节周径差值,记录皮下瘀血瘀斑及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结果:术前及术后1 d两组血红蛋白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的观察组肩关节周径(32.9±0.3) cm小于对照组的(35.1±0.5) cm;肩关节周径差值(8.7±0.4) mm低于对照组的(12.3±0.5) mm;但术后7 d,两组肩关节周径及肩关节周径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例出现皮下瘀斑,对照组6例出现皮下瘀斑,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深静脉血栓。结论:肩峰下及关节腔注射氨甲环酸能明显减轻肩关节镜术后早期软组织肿胀,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光敏粘合剂联合温敏材料泊洛沙姆行血管吻合(简称H-P法)的可行性。方法2015年6月至2016年3月,合成光敏医用粘合剂聚癸二酸丙三醇丙烯酸酯(PGSA),并配制特定热敏特性P407组方。选取家兔20只,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H-P法吻合组和传统缝线吻合法组),每组10只,两组对照,记录两组每个血管吻合口吻合时间,术后6周行影像学及组织学检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术中对两组家兔血管吻合所需时间进行记录,H-P法平均耗时为(12.0±3.7)min,传统缝线吻合法耗时(27.0±6.3)min,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术后6周,超声多普勒、CT检测H-P法组和缝线组口通畅率均为100%;超声多普勒检测两组吻合口处血管内径的大小[H-P组(2.246±0.165)mm,缝线组(2.114±0.117)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组和缝线组健侧与两组吻合侧血管内径分别为(2.369±0.157)mm和(2.180±0.151)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传统缝线组炎性细胞数目(321.6±43.5)较H-P法组(189.0±29.4)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法行小血管吻合具有可行性,较传统的缝线吻合法具有一定的高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